湛若水〔明代〕
昔年阳明子,为我说九华。夜夜梦此山,令我胸嵯峨。
九华同一根,是为大极门。得意何必登,神游九有全。
两君开两堂,二侯为赞襄。下上如生平,千载同徜徉。
堂在化城外,九华于兹会。甘泉出堂前,堂胜益可爱。
诸贤若爱泉,人人有真源。自酌乃自得,且勿信吾言。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除夜言怀兼赠张常侍
白居易 〔唐代〕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
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蜀路石妇
道旁一石妇,无记复无铭。传是此乡女,为妇孝且贞。
十五嫁邑人,十六夫征行。夫行二十载,妇独守孤焭。
其夫有父母,老病不安宁。其妇执妇道,一一如礼经。
晨昏问起居,恭顺发心诚。药饵自调节,膳羞必甘馨。
夫行竟不归,妇德转光明。后人高其节,刻石像妇形。
俨然整衣巾,若立在闺庭。似见舅姑礼,如闻环佩声。
至今为妇者,见此孝心生。不比山头石,空有望夫名。
曾子不受邑
刘向 〔两汉〕
曾子衣敝衣以耕。鲁君使人往致邑焉,曰:“请以此修衣。”曾子不受,反,复往,又不受。使者曰:“先生非求于人,人则献之,奚为不受?”曾子曰:“臣闻之,‘受人者畏人;予人者骄人。’纵子有赐,不我骄也,我能勿畏乎?”终不受。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选自汉·刘向《说苑》)
红绣鞋·晚秋
李致远 〔元代〕
木兰花·城上风光莺语乱
钱惟演 〔宋代〕
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
毛泽东 〔近现代〕
贺新郎·九日
刘克庄 〔宋代〕
金莲出玉花西虢南村
丘处机 〔宋代〕
菩萨蛮·题画
龚翔麟 〔清代〕
浣溪沙·凤髻抛残秋草生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