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绣罢双鸾字。筝院靓,帘垂地。倚镜妆慵,传出脸情眉意。
多事啼鹃,又唤春愁起。对离觞,总无味。
画堂里,红烛销成泪。惊心绿杨嘶骑。月冷秦楼,箫声如诉憔悴。
谁向屏风,写别程千里。几重山,几重水。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金明池·天阔云高
仲殊 〔宋代〕
瑞鹧鸪·榴花五月眼边明
赵彦端 〔宋代〕
荷叶杯·镜水夜来秋月
温庭筠 〔唐代〕
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 〔五代〕
一斛珠(十一月十日知郡宴吴府判坐中赋海棠)
王质 〔唐代〕
水龙吟(丙子立春怀内)
刘镇 〔宋代〕
南歌子(赠赵顺道)
姚述尧 〔宋代〕
青玉案(生朝)
张元干 〔宋代〕
如梦令
点绛唇
刘一止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