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别离有杨柳,折赠拟琅玕。古道千人失,时才一尉难。
清秋开少府,紫气指长安。梅福称仙仕,蒲城得吏欢。
河声公檄静,岳色讼庭寒。鸿雁云中出,芙蓉月下看。
三秦至豪杰,两汉数衣冠。冯翊今遗邑,何轻佐幕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摊破浣溪沙·手卷真珠上玉钩
李璟 〔五代〕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代〕
一落索·眉共春山争秀
周邦彦 〔宋代〕
满江红·赣州席上呈陈季陵太守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减字木兰花
李夫人 〔五代〕
凤时春(见残梅)
王质 〔唐代〕
水调歌头(登石鼓合江亭)
王炎 〔宋代〕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宋代〕
浣溪沙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