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我爱华閒坐,于兹见天心。旭日照生采,皎月移来阴。
栩栩有舞蝶,喈喈来鸣禽。百感此时息,至乐不待寻。
有酒且须饮,把盏情何深。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常乐里闲居偶题十六韵兼寄刘十五公舆、王十
白居易 〔唐代〕
父善游
吕不韦 撰 〔先秦〕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商调】梧叶儿_出金陵尘暗
乔吉 〔元代〕
临江仙·一番荷芰生池沼
尹鹗 〔五代〕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张惠言 〔清代〕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
秋瑾 〔近现代〕
菩萨蛮·玉炉冰簟鸳鸯锦
牛峤 〔唐代〕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 〔清代〕
南歌子·扑蕊添黄子
温庭筠 〔唐代〕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
苏轼 〔宋代〕
元丰七年十二月十八日,浴泗州雍熙塔下,戏作如梦令阕。此曲本唐庄宗制,名忆仙姿,嫌其名不雅,故改为如梦令。盖庄宗作此词,卒章云:“如梦如梦,和泪出门相送。”因取以为名云。
水垢何曾相受。细看两俱无有。寄语揩背人,尽日劳君挥肘。轻手,轻手。居士本来无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