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元代〕
秦时闾左戍,汉家弛刑徒。髑髅弃瀚海,天阴哭呜呜。
我非望生还,魂魄迷归途。但愿戈矢利,委身斲狂胡。
吁嗟载笔书,不纪万骨枯。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代应二首 其一
李商隐 〔唐代〕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商调】百字知秋令
王和卿 〔元代〕
绛蜡残半明不灭寒灰看时看节落,沉烟烬细里末里微分间即里渐里消。碧纱窗外风弄雨昔留昔零打芭蕉,恼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唧唧寒蛩闹,惊回幽梦丁丁当当檐间铁马敲。半欹单枕乞留乞良捱彻今宵,只被这一弄儿凄凉断送的愁人登时间病了。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
张可久 〔元代〕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 〔唐代〕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宋代〕
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刘著 〔宋代〕
苏武慢·寒夜闻角
况周颐 〔清代〕
愁入云遥,寒禁霜重,红烛泪深人倦。情高转抑,思往难回,凄咽不成清变。风际断时,迢递天涯,但闻更点。枉教人回首,少年丝竹,玉容歌管。凭作出、百绪凄凉,凄凉惟有,花冷月闲庭院。珠帘绣幕,可有人听?听也可曾肠断?除却塞鸿,遮莫城乌,替人惊惯。料南枝明月,应减红香一半。
鹊桥仙·己酉山行书所见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