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寓西樵,兹泉最心赏。及乎匡庐游,三叠差争长。
各在岭一隅,无由较修广。夜来歇孤棹,不寐心养养。
肩舆历翠微,旧路多榛莽。谷深无耕樵,厓欹隔轮鞅。
偪侧不可立,况乃通来往。旁睨已战兢,下视殊惚恍。
未见瀑布飞,先闻风雨响。安得趫捷躯,猿猱同下上。
从行数童子,体轻时用罔。奋身独先下,绝叫咸鼓掌。
使君益兴发,手卓青藤杖。挟扶有力士,羽翼兼兵仗。
驾肩或并腾,驻足不容两。更番叠送迎,老脚亦能强。
遂造磐石颠,列坐首皆仰。白练明高空,银河垂晃朗。
峭壁立如墉,激流更奔放。横敷半百尺,直下七十丈。
轻风吹馀沫,散作仙翎氅。云轻玉龙池,珠泻天人帑。
耳目为一新,神形顿萧爽。维时初冬候,雨潦收田瀼。
壮观虽未殊,浩涆仍非曩。威凤见一毛,或可得其仿。
慨此万古流,不息同天壤。谁能探其源,悠然发遐想。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说 通: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