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曾寿〔清代〕
往往闻歌鼓市中,朝朝入直对哦松。不须更说同光事,风味行园可再逢。
陈曾寿
陈曾寿(1878~1949)晚清官员、诗人。字仁先,号耐寂、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人,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王寂 〔金朝〕
落梅风·人初静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薛昭蕴 〔唐代〕
定风波
陈允平 〔宋代〕
满路花·冬
张淑芳 〔宋代〕
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元好问 〔元代〕
鹧鸪天·送人
辛弃疾 〔宋代〕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