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万物同生形不同,犬羊人性岂相通。因观物性明人道,始信人伦是圣功。
仁义非于明察外,愚蒙偏蔽事为中。虽云此理几希甚,两字金针是反躬。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 〔唐代〕
大道之行也
佚名 〔先秦〕
庸医治驼
江盈科 〔明代〕
【南吕】阅金经
乔吉 〔元代〕
殿前欢·拍栏杆
长相思
林升 〔宋代〕
钗头凤·世情薄
唐婉 〔宋代〕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 〔宋代〕
百字令·半堤花雨
褚生 〔宋代〕
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风阁落成韵
顾太清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