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攀龙〔明代〕
中庸二字圣真诠,来自唐虞一脉传。本体睹闻为入窍,工夫戒惧是天然。
但从庸行庸言里,直彻无声无臭先。此是人人真本色,可怜千古作陈编。
高攀龙
高攀龙(1562年 - 1626年),字存之,又字云从,江苏无锡人,世称“景逸先生”。明朝政治家、思想家,东林党领袖,“东林八君子”之一。著有《高子遗书》12卷等。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后遇父丧归家守孝。天启六年(1626年)三月,高攀龙不堪屈辱,投水自尽,时年六十四岁。崇祯初年(1628年),朝廷为高攀龙平反,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宪”。
古风其四十二
李白 〔唐代〕
【双调】新水令_听楼头画鼓
蒲察善长 〔元代〕
清江引·相思
徐再思 〔元代〕
减字木兰花·淮山隐隐
淮上女 〔宋代〕
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沉醉
韦庄 〔唐代〕
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 〔清代〕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柳枝·解冻风来末上青
牛峤 〔唐代〕
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
张元干 〔宋代〕
清平乐·风高浪快
刘克庄 〔宋代〕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