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翔〔明代〕
月明仙院夜沉沉,鹳雀高巢古木阴。独坐西楼钟磬寂,玉箫吹起故园心。
佘翔
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进士。任全椒知县。与御史议事意见相左,即拂衣罢去,放游山水以终。工诗,有《薜荔园诗稿》及《文草》。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白居易 〔唐代〕
【正宫】醉太平 重九无酒
汤舜民 〔元代〕
【双调】折桂令_桃花马问刘
王元鼎 〔元代〕
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
毛泽东 〔近现代〕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
阎选 〔五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渔家傲·题玄真子图
张元干 〔宋代〕
点绛唇·高柳蝉嘶
汪藻 〔宋代〕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代〕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