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西轩草诏暇,松竹深寂寂。月出清风来,忽似山中夕。
因成西南梦,梦作游仙客。觉闻宫漏声,犹谓山泉滴。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伤仲永
王安石 〔宋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不知宫调】
乔吉 〔元代〕
虞美人·愁痕满地无人省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记绾长条欲别难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
柳永 〔宋代〕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李煜 〔五代〕
好事近(早梅)
王炎 〔宋代〕
瑞鹧鸪
姚述尧 〔宋代〕
减字木兰花(县斋见梅)
画堂春
石孝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