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欹沈不视事,两日门掩关。始知吏役身,不病不得闲。
闲意不在远,小亭方丈间。西檐竹梢上,坐见太白山。
遥愧峰上云,对此尘中颜。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鲁共公择言
刘向 〔两汉〕
宫中调笑·团扇
王建 〔唐代〕
踏莎行·元夕
毛滂 〔宋代〕
紫萸香慢·近重阳
姚云文 〔宋代〕
东风齐著力(除夕)
胡浩然 〔唐代〕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
点绛唇(兰花)
姚述尧 〔宋代〕
品令
石孝友 〔宋代〕
柳梢青
张元干 〔宋代〕
玉漏迟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