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小寺寻春草路微,春花春日静相晖。好花到眼愁应破,真赏于人天不违。
风日深林啼鸟过,晴光满院游丝飞。当时风浴缘何事,只领春香两袖归。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冬夜示敏巢 时在东都宅。
白居易 〔唐代〕
壶中天·夜渡古黄河与沈尧道曾子敬同赋
张炎 〔宋代〕
雨中花·岭南作
朱敦儒 〔宋代〕
浣溪沙
赵令畤 〔宋代〕
柳梢青·灯花
张林 〔宋代〕
眼儿媚·愁云淡淡雨潇潇
石孝友 〔宋代〕
沁园春(同前韵再会君鼎饮,因以为别)
陈人杰 〔宋代〕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宋代〕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咏橘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