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度〔唐代〕
裴度
晋国文忠公裴度(765年-839年4月21日),字中立,汉族,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裴度出身河东裴氏的东眷裴氏,为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进士。宪宗时累迁司封员外郎、中书舍人、御史中丞,支持宪宗削藩。裴度在文学上主张“不诡其词而词自丽,不异其理而理自新”,反对古文写作上追求奇诡。他对文士多所提掖,时人莫不敬重。晚年留守东都时,与白居易、刘禹锡等借吟诗、饮酒、弹琴、书法以自娱自乐,为洛阳文事活动的中心人物。有文集二卷,《全唐文》及《全唐诗》等录其诗文。
浔阳三题 并序
白居易 〔唐代〕
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汤舜民 〔元代〕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水调歌头·游泳
毛泽东 〔近现代〕
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
顾太清 〔清代〕
贺新郎·和前韵
辛弃疾 〔宋代〕
朝中措(渔父十首)
张抡 〔宋代〕
点绛唇(月波楼重九作)
毛滂 〔宋代〕
多丽
高登 〔宋代〕
倦寻芳
张端义 〔宋代〕
南乡子
花仲胤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