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闇将心地出人间,五六年来人怪闲。自嫌恋著未全尽,犹爱云泉多在山。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送李判官赴东江
王维 〔唐代〕
鲁共公择言
刘向 〔两汉〕
【越调】小桃红_寄鉴湖诸友
张可久 〔元代〕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寿阳曲·云笼月
马致远 〔元代〕
蝶恋花·北斗秋横云髻影
吴文英 〔宋代〕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蒋士铨 〔清代〕
梅花引·荆溪阻雪
蒋捷 〔宋代〕
酒泉子·芳草长川
冯延巳 〔五代〕
虞美人·碧苔深锁长门路
王国维 〔近现代〕
碧苔深锁长门路。总为蛾眉误。自来积毁骨能销。何况真红一点臂砂娇。妾身但使分明在。肯把朱颜悔。从今不复梦承恩。且自簪花坐赏镜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