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闇妒相成周客一何疏。维彼燕石,明月是居。
爰发深藏,庶用见誉。即曰瓦甓,孰救其初。歌以言之,周客一何疏。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西岩山
王孙满对楚子
左丘明 〔先秦〕
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
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奸回昏乱,虽大,轻也。天祚明德,有所底止。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双调】寿阳曲_银台烛,金
卢挚 〔元代〕
【中吕】朝天子_山中杂书三
张可久 〔元代〕
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元好问 〔金朝〕
梦江南·兰烬落
皇甫松 〔唐代〕
水龙吟·雪中登大观亭
邓廷桢 〔清代〕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上阳春晚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