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送人
杜牧 〔唐代〕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元代〕
普天乐·垂虹夜月
徐再思 〔元代〕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朱敦儒 〔宋代〕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宋代〕
水龙吟·秋声
项鸿祚 〔清代〕
西风已是难听,如何又著芭蕉雨?泠泠暗起,澌澌渐紧,萧萧忽住。候馆疏(石甚),高城断鼓,和成凄楚。想亭皋木落,洞庭波远,浑不见,愁来处。此际频惊倦旅,夜初长,归程梦阻。砌蛩自叹,边鸿自唳,剪灯谁语?莫更伤心,可怜秋到,无声更苦。满寒江剩有,黄芦万顷,卷离魂去。
忆秦娥·春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苏轼 〔宋代〕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五代〕
水龙吟(丙子立春怀内)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