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醉中天·佳人脸上黑痣
白朴 〔元代〕
疑是杨妃在,怎脱马嵬灾?曾与明皇捧砚来,美脸风流杀。叵奈挥毫李白,觑着娇态,洒松烟点破桃腮。
【双调】清江引_独酌玉笛一
张可久 〔元代〕
沁园春·梦孚若
刘克庄 〔宋代〕
陌上花·有怀
张翥 〔元代〕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明代〕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周邦彦 〔宋代〕
笛家弄(水际闲行)
王质 〔唐代〕
好事近(寿刘须溪)
邓剡 〔宋代〕
水调歌头(登衢州双石堂呈孙八太守公素)
毛滂 〔宋代〕
武陵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