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江山水清,从昔挺英杰。周陶暨包马,先后奋功烈。
方君服诗书,夙志希往哲。发轫自成均,簪缨俨朝列。
丛脞冬官务,旦暮劳𤨏屑。鞠躬殚臣职,肯用愆毫发。
群侪混污流,独秉清素节。上荷当宁知,简升遂超越。
豫章佐方岳,雅度湖江阔。咨诹得民隐,封章屡陈说。
荏苒三周星,报政谒金阙。于余同朝旧,邂逅两相悦。
祖送崇文门,盛夏赫炎热。道路念驱驰,况复当远别。
朝望东岱云,夕对秦淮月。到官秋及中,丹桂香堪折。
置酒劳还归,芳筵集藩臬。因声谢诸公,有渎恕老拙。
细人困穷櫩,所仗明仁活。薰莸本异物,善恶在旌别。
大田植黍稷,必去螟螣𧕏。所以古仁人,除恶当果决。
致公而平施,岂为有势夺。贱子固甚愚,公理敢私灭。
明达高贤心,幸不诮干聒。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倦游谙尽江湖味,孤篷又眠秋雨。
碎点飘镫,繁声落枕,乡梦更无寻处。
幽蛩不语,只断苇荒芦,乱垂烟渚。
一夜潇潇,恼人最是绕堤树。
清吟此时正苦。
渐寒生竹簟,秋意如许。
古驿疏更,危滩急溜,并作天涯离绪。
归期又误。
望庾岭模糊,湿云无数。
镜里明朝,定添霜几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