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乌衣旧国。感百年初遇,春寒奇劫。已过踏青时候,恁地小园晴未彻。
杏雨封巢,梨云堆巷,蓦比人间路还窄。说与卢家,莫愁知道,此日也愁绝。
东风漫冷栖香骨。看离魂几队,双双心热。胜似楼中赋生别。
多故池塘,薄福帘拢,本难消得。证到花天,者般同命,更有万红一窟。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唐代〕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屡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山坡羊·愁眉紧皱
陈草庵 〔元代〕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毛熙震 〔五代〕
啰唝曲
刘采春 〔唐代〕
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
纳兰性德 〔清代〕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周邦彦 〔宋代〕
念奴娇·和赵国兴知录韵
辛弃疾 〔宋代〕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
霜天晓角
酒泉子(十之一)
潘阆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