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将晴欲雨此何山,我亦半醒半醉间。泥滑未须愁晚暮,崖高犹拟直追攀。
到穷真境都无事,了悟浮生始觉閒。闻说上方花更好,莫教不采竟空还。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阙题
李白 〔唐代〕
【双调】庆东原 京口夜泊
汤舜民 〔元代〕
【双调】行香子_叹世名利相
曾瑞 〔元代〕
【黄钟】红锦袍
徐再思 〔元代〕
南乡子·归路近
李珣 〔五代〕
归路近,扣舷歌,采真珠处水风多。曲岸小桥山月过,烟深锁,豆蔻花垂千万朵。
谒金门·七月既望湖上雨后作
厉鹗 〔清代〕
菩萨蛮·晶帘一片伤心白
纳兰性德 〔清代〕
清平乐·将愁不去
遐方怨·花半拆
温庭筠 〔唐代〕
行香子·三山作
辛弃疾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