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
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
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
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
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
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钱员外荅卢员外早春独游曲江见寄长句
白居易 〔唐代〕
春来有色闇融融,先到诗情酒思中。柳岸霏微裛尘雨,杏园澹荡开花风。
闻君独游心郁郁,薄晚新晴骑马出。醉思诗侣有同年,春叹翰林无暇日。
云夫首倡寒玉音,蔚章继和春搜吟。此时我亦闭门坐,一日风光三处心。
蝶恋花·海岱楼玩月作
米芾 〔宋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风入松·归鞍尚欲小徘徊
刘克庄 〔宋代〕
南乡子·斜月半胧明
王鹏运 〔清代〕
斜月半胧明,拣雨晴时泪未晴。倦倚香篝温别语,愁听,鹦鹉催人说四更。此恨拚今生,红豆无根种不成。数遍屏山多少路,青青,一片烟芜是去程。
金缕曲·春梦年来惯
高鹗 〔清代〕
不见畹君三年矣,戊申秋隽,把晤灯前,浑疑梦幻,归来欲作数语,辄怔忡而止。十月旬日,灯下独酌,忍酸制此,不复计工拙也。
春梦年来惯。问卿卿,今宵可是,故人亲见?试剪银灯携素手,细认梅花妆面。料此夕、罗浮非幻。一部相思难说起,尽低鬟,默坐空长叹。追往事,寸肠断!尊前强自柔情按。道从今,新欢有日,旧盟须践。欲笑欲歌还欲哭,刚喜翻悲又怨。把未死、蚕丝牵恋。那更眼波留得往,一双双,泪滴珍珠串。愁万斛,怎抛判?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
纳兰性德 〔清代〕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宋代〕
满江红(渔舟)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