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夙昔二三子,慷慨扬奇声。文章凌先秦,词赋无西京。
零落如流星,各怀饥渴情。念尔策高足,北海日以清。
顾盻当中原,冠盖徒纵横。明发咏蓼莪,依依恋所生。
悲风蓟门来,涕泣沾我缨。解带谢时人,驱车薄姑城。
千里见大河,踯躅浮云征。罢酒不能别,萧萧驷马鸣。
骨肉非一身,意气乃合并。景光老自爱,率已识荣名。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山中与元九书因题书后
白居易 〔唐代〕
弈秋
孟子及弟子 〔先秦〕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奕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寄生草·间别
查德卿 〔元代〕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周文质 〔元代〕
【大石调】好观音 怨恨
贯云石 〔元代〕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吴潜 〔宋代〕
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
韦庄 〔唐代〕
乌夜啼·同瞻园登戒坛千佛阁
朱孝臧 〔清代〕
春云深宿虚坛,磬初残,步绕松阴双引出朱阑。吹不断,黄一线,是桑干,又是夕阳无语下苍山。
沁园春·丁巳重阳前
纳兰性德 〔清代〕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妆素服,执手硬咽。语多不复能。但临别有云:“衔恨愿为天上月,年年犹得向郎圆”。妇素未工诗,不知何以得此也。觉后感赋长调: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梦好难留,诗残莫续,赢得更深哭一场。遗容在,只灵飙一转,未许端详。重寻碧落茫茫,料短发,朝来定有霜。便人间天上,尘缘未断,春花秋叶,触绪还伤。欲结绸缪,翻惊摇落,减尽荀衣昨日香。真无奈,倩声声邻笛,谱出回肠。
点绛唇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