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寂寞卧空斋,闲扉闭绿苔。一帘幽梦断,千里故人来。
野竹迷连骑,空花送酒杯。又愁分手去,心事向谁裁。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齐人有一妻一妾
孟子及弟子 〔先秦〕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
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
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佚名 〔元代〕
【双调】折桂令_钱塘即事倚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
赵令畤 〔宋代〕
酒泉子·花映柳条
温庭筠 〔唐代〕
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桂华明
关注 〔宋代〕
临江仙
王炎 〔宋代〕
渡江云
陈允平 〔宋代〕
点绛唇(咏春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