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丘中有一士,不知其姓名。面色不忧苦,血气常和平。
每选隙地居,不蹋要路行。举动无尤悔,物莫与之争。
藜藿不充肠,布褐不蔽形。终岁守穷饿,而无嗟叹声。
岂是爱贫贱,深知时俗情。勿矜罗弋巧,鸾鹤在冥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不怕鬼 / 曹司农竹虚言
纪昀 〔清代〕
【中吕】满庭芳_春夜梨花月
王举之 〔元代〕
【南吕】金字经_春怀瘦影孤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水仙子_翰林风月进
【中吕】朝天子 西湖
徐再思 〔元代〕
齐天乐·萤
王沂孙 〔宋代〕
甘州遍·秋风紧
毛文锡 〔五代〕
归国遥·金翡翠
韦庄 〔唐代〕
更漏子·柳丝长
晏几道 〔宋代〕
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
白居易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