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燄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年衰自无睡,不是守三尸。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鹊踏枝·叵耐灵鹊多谩语
佚名 〔五代〕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近现代〕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程垓 〔宋代〕
遐方怨·凭绣槛
温庭筠 〔唐代〕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京口)
王质 〔唐代〕
酹江月
李好古 〔宋代〕
鹧鸪天(冬至上李漕)
石孝友 〔宋代〕
青玉案(书七里桥店)
廖行之 〔宋代〕
蝶恋花(席上和孙使君。孙暮春当受)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