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中吕】卖花声 月夜
李致远 〔元代〕
浪淘沙·目送楚云空
幼卿 〔宋代〕
幼卿少与表兄同研席,雅有文字之好。未笄,兄欲缔姻。父母以兄未禄,难其请,遂适武弁。明年,兄登甲科,职教洮房,而良人统兵陕右,相与邂逅于此。兄鞭马略不相顾,岂前憾未平耶。因作浪淘沙以寄情云。
目送楚云空,前事无踪。漫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
吴潜 〔宋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酒泉子·杨柳舞风
顾敻 〔五代〕
贺明朝·忆昔花间相见后
欧阳炯 〔五代〕
柳含烟·御沟柳
毛文锡 〔五代〕
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
张元干 〔宋代〕
酷相思·月挂霜林寒欲坠
程垓 〔宋代〕
梦江南·帘不卷
赵汝茪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