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一字至七字诗
白居易 〔唐代〕
若石之死
刘基 〔明代〕
【双调】蟾宫曲_冷清清人在
汤舜民 〔元代〕
鹤冲天·清明天气
杜安世 〔宋代〕
浣溪沙·庭院沉沉白日斜
夏言 〔明代〕
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韦庄 〔唐代〕
清平乐·朱颜渐老
白朴 〔元代〕
浣溪沙·独鸟冲波去
朱孝臧 〔清代〕
独鸟冲波去意闲,坏霞如赭水如笺。为谁无尽写江天。并舫风弦弹月上,当窗山髻挽云还;独经行处未荒寒。
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
纳兰性德 〔清代〕
更漏子·玉炉香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