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翥〔宋代〕
高翥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答杜秀才五松见赠
李白 〔唐代〕
曲江感秋二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元和二年秋,我年三十七。长庆二年秋,我年五十一。
中间十四年,六年居谴黜。穷通与荣悴,委运随外物。
遂师庐山远,重吊湘江屈。夜听竹枝愁,秋看滟堆没。
近辞巴郡印,又秉纶闱笔。晚遇何足言,白发映朱绂。
销沈昔意气,改换旧容质。独有曲江秋,风烟如往日。
砚眼
冯梦龙 〔明代〕
凭阑人·闺怨
王元鼎 〔元代〕
眼儿媚·垂杨袅袅蘸清漪
尹焕 〔宋代〕
小重山·谁向江头遗恨浓
祖可 〔宋代〕
水调歌头·送王子初之太原
王恽 〔元代〕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辛弃疾 〔宋代〕
鹧鸪天·送人
玉楼春·戏赋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