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恢〔宋代〕
包恢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宋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刑部尚书。以廉吏,政绩显著著称,同时他也是文学批评家。
杂剧·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王实甫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人月圆·春日湖上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殿前欢_对菊自叹可
张养浩 〔元代〕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寄严荪友
纳兰性德 〔清代〕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周邦彦 〔宋代〕
武陵春·桃李风前多妩媚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