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送助甫使君赴河西 其二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贝带貂裘锦作幢,然明西牧许谁双。时时属国来称款,处处边城号受降。

鹿血煎肠成热洛,驼酥滴乳点春缸。贺兰山壁从渠大,醉沈淋漓笔似杠。

赏析

途遇习太史时甫登泰山归有赠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胸罗寒月有梯云,四海才名凿齿闻。已自讲坛推岳岳,仍从禅地访云云。

胸前齐鲁森相逼,观表秦吴杳不分。见说封中萦紫气,还应綵笔动天文。

赏析

黄鹤楼饯别蔡使君景明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柏台高卧白云秋,静者由来有蔡侯。识我姓名真倒屣,念君离合重登楼。

中天日傍长安出,薄暮云生大别愁。倘是五羊能见忆,莫辞双鲤向吴洲。

赏析

送赵中丞良弼自楚开府还台公旧牧荆州为中兴循吏第一今其还也独晋左丞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共誇元白夹江除,来往鱼椷问索居。见合两邦为反坫,忽传三殿有徵书。

先朝旧露荆州冕,全楚今攀御史车。不独风棱堪独坐,即论循吏许谁如。

赏析

豫章人至不得用晦书却问之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虚从鳞羽问离居,各有相思少破除。斗畔龙文谁解识,枕中鸿宝近何如。

神交总是难逢语,才大还成自试书。誇杀芙蓉池上月,那能折简致应徐。

赏析

喜助甫少参复过郧城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郧江星象往来频,春起南阳冬入秦。负弩迎将符节使,同舟看是角巾人。

从来侠客深然诺,岂合明时见隐沦。节度莫誇襄漾好,白茅先授九边臣。

赏析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十 又赋绿牡丹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百宝台前百艳明,虢家眉淡转轻盈。狂蜂采去初疑叶,么凤藏来祇辨声。

自是色香堪绝世,不烦红粉也倾城。江南新样誇天水,调笑春风倍有情。

赏析

舍弟自均州城楼别后道寄二诗有感辄和 其一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高楼一望思漫漫,两地江山酒未残。欲数对床俱梦境,向来携手是愁端。

诗成玉体君其爱,书到银钩且自宽。若遇故人论世路,华阴虽险不为难。

赏析

乙亥元日独坐试笔时余五十矣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江城铃阁隐欹梧,竹影徐移拂茗垆。雪后郧山俱献玉,春来汉水不藏珠。

将登服政心犹懒,欲数前非念已徂。了却朝天无一事,已拚清兴到屠苏。

赏析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四十七 竹笋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大陆千林紫气间,野人零露荷镵还。春盘玉并佳人指,晓殿星分侍从班。

凤尾擘云回白日,龙鳞过雨坼青山。亦知馋口浑无厌,刚道淇园秀可删。

赏析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二十六 菊花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三径虽荒尔尚存,故将秋色点衡门。千林落木谁堪殿,九日浮萸迥独尊。

甘谷可延胡傅考,沅波谁返屈生魂。何如且向东篱下,潦倒支颐付酒樽。

赏析

咏物体六十六首 其二十四 兰花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十年憔悴傍灵均,澧浦传波色尚新。总为握香誇大国,可无含意托幽人。

荣庭秀夺三花晓,纫佩芳留九畹春。我自当门逢弃掷,敢将时调怨沈沦。

赏析

莫子良方伯以花朝自感诗见贻率尔奉答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短蓬风色昼凄其,诵尔花朝感叹词。众卉只知为雨勒,乔松元自得春迟。

纵今芳意如平仲,已有幽心付子规。转眼繁华何足问,祗应商略岁寒时。

赏析

石丈自滁穆丈自魏贻诗见慰罢官走笔呈谢并抒近况 其一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闲门久矣雀堪罗,忽有双珠拂暮过。阴德总输于氏远,交情终比翟公多。

数拳地借包山色,一曲天留镜水波。在昔相思须命驾,可能携手问烟萝。

赏析

维扬过丁户部有赠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与君三日话连床,江左风流共一方。再入嘉隆循吏传,两为南北度支郎。

弦中白雪心孤赏,座里春风客对忘。若忆陈王欢怨句,先朝姓字雅相当。

赏析

同舍弟邀汪伯玉仲淹昆弟游莲花庵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帝城西北有莲宫,水槛冰壶面面通。甘雨跳珠千叶上,法云垂绮百花中。

诗携爱弟蓝田侣,酒许徵君白社风。莫向幻人论色界,望来烟景坐来空。

赏析

舍弟敬美自秦来郧谈登华山之胜有作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萧萧倦马出蓝关,怪尔烟霞满客颜。见踏青鞋寻胜去,高从白帝问真还。

毫端彩自金天掌,眉际寒分玉女鬟。幸是茅龙元有二,若为相引离人间。

赏析

答武昌赵中丞良弼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霜后梅花惊客邮,知公青盻在襄州。曾于江夏叨参佐,敢向奇章拟上游。

春至双鱼思溯汉,月明孤鹤怅登楼。何时对搦兰台管,一扫雄风万古愁。

赏析

送陈中丞以中被论回闽候勘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九郡提封尽晏如,五云长拥五熊车。涛声昼偃销兵后,霜色秋高揽辔初。

海外正传司马喻,箧中先报乐羊书。知公暂假天池息,水击抟扶自有馀。

赏析

寄肖甫

王世贞王世贞 〔明代〕

音尘莫恨蓟门疏,郧府天西远自如。地尽岷峨唯鸟道,江分蜀汉少鱼书。

诸贤讲德甘棠后,万事惊心小草馀。圣主只今求剑切,可因春兴赋潘舆。

形式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