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斋秋感二十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欲雨雨不堕,谓晴晴无期。
秋阴白日暗,黯淡寒云垂。
华盛不长保,百卉忽已衰。
萧飒枯草中,嘉菊遗妍姿。
渊明但熟醉,不作骚人悲。
悲更盛于骚,俗士焉得知。
感极每欲死,唯酒能宽之。
幸有杯中物,勿惜时一持。

南山寺潇洒阁呈川无竭二首

方回方回 〔元代〕

独骑瘦马破枯苔,要与高僧共茗杯。
山阁云晴天上□,□帆潮紧日边来。
藤阴树影东西缺,野色秋光左右□。
□□中间无障碍,豁然宇宙一灵台。

道山座主先生平章吕公挽歌辞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公三十岁,死守汉阳城。
焉得江陵阃,能支鄂渚兵。
椿庭才不起,槐府已无情。
最恨木绵鬼,乾坤一掷轻。

题汪氏孝节堂

方回方回 〔元代〕

三从分定付之天,捧案曾无月再圆。
莱子方同彩衣舞,鄘风忽赋柏舟篇。
频年兵革经多难,奕世门闾喜独全。
孝节从来足阴相,儿孙袞袞寿眉前。

读宣枢南山朱公遗集二首

方回方回 〔元代〕

疽根蟠阃内,命也可由人。
蜀雪犹坚壁,江风已震邻。
功名拘气数,文字见精神。
仰药临危日,何曾爱此身。

送福州谢学正无疑归南剑州

方回方回 〔元代〕

问知桑梓处,师祖李延平。
往正三山学,看驰四海声。
新吟严更典,老貌古兼清。
上水过衢信,暗淡溪却顺。

观蚁行知雨

方回方回 〔元代〕

行行密密复疏疏,衔子沿阶粟粒如。
几夜夏寒疑未雨,槐安国有五行书。

次韵仇仁近用韵见示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时惊驿走听庭宣,老朽于予孰使年。
鸣玉久忘綪结佩,穿花空忆锦连钱。
愧非今代王摩诘,许识能诗孟浩然。
野服幅巾亦堪画,丹青何必上凌烟。

丙戌十一月二十八日南至寓杭

方回方回 〔元代〕

卧厌邻人聒,晨兴亦喜晴。
心知云气好,眼眩日华明。
吾事元无节,南方暂偃兵。
新妆小儿女,谁识旧承平。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方回方回 〔元代〕

至节今年始得归,祀先牲酒亦无几。
儿孙长大衣装少,婢仆顽慵廪饩微。
交耻虞翻犹不死,荆州王粲竟何依。
玉筒已想黄钟动,只有心灰自懒飞。

十一月二十日南至二首

方回方回 〔元代〕

风吹六十二年春,又见阳和一夜新。
兴废亲更三国事,死生暗易万城人。
种花纵好谁同赏,置酒良难自惯贫。
今独身为本宗长,思兄临节倍悲辛。

丁亥十一月初八日南至二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涉险骑危一纪强,四惊阳复寓钱塘。
山深黟歙生涯薄,水溢苏湖岁事荒。
暂遣归宁怜小婢,尚迟绝少抚诸郎。
官壶岂似无灰酒,有客携来亦尽觞。
拼音

舟行青溪道中入歙十二首·其一

方回方回 〔元代〕

覆野春阴不肯晴,舟中无酒亦无餳。
故教客子知寒食,时有梨花一树明。

去萍草

方回方回 〔元代〕

童子携竹器,摝去池中萍。
见鱼故已佳,水底林峦青。
复呼荷锄者,剃草汛我庭。
蛇蚓无留藏,行径免露零。
划秽致洁净,拨翳生皛荧。
朗月明其抟,古镜还精灵。
语寂理已会,虑澹神自冥。
白发一老翁,兀然坐孤亭。

衮绣球花

方回方回 〔元代〕

舞姬初试薄罗衣,趁蝶随蜂玩午晖。
各折一枝入深院,欢声赢得绣球归。

雨余早起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浓绿园林晓雨新,莺啼近树不疑人。
千枝罂粟红如锦,谁谓侬家已送春。

雨余早起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密树阴阴小石台,雨余更绿几痕苔。
蜗牛上到葵花顶,日出如何下得来。

雨余早起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枝枝红{上艹下乐}蕊头偏,应是难禁宿雨湔。
好物不扶扶恶物,已耘死草更昂然。

雨余早起五首

方回方回 〔元代〕

灯暗窗明暖又寒,破鞋坏待藓痕乾。
惜花爱笋人谁解,冒雨行来百匝看。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

方回方回 〔元代〕

山城酒薄客愁浓,卧厌秋霖万事慵。
九月十月忽飞雪,北人南人俱笑容。
形式
© 2023 学习分享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