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二十首选五
周凤翔 〔明代〕
桂丛鸡犬尽酣眠,日禦蹉跎早驻鞭。一局烂柯数朝代,玉皇下殿五千年。
过余立先生芦黄居止
李达 〔明代〕
楠溪岸上故人庄,五月松筠满草堂。象鼻山深云偃蹇,龙鳞树老日沧凉。
不归书剑淹三晋,独客乾坤已十霜。谁谓皇天无老眼?杖藜垂白入芦黄。
次韵虎公见寄之作
鸟剪其羽翎,譬囚钳衣赭。昔老鹤万里,今尘埃野马。
心未脱桁杨,求耕宽閒野。犹人欲出门,而扃其庐舍。
倦壳食蛤蜊,汗漫游非假。皆由心放旷,寒江秋清泻。
而我多所惑,所悲难取舍。所餐求玉馔,所居求云厦。
所求苟不得,有甚吞炭哑。种种未勘破,岂异拘墟者?
闻蠡云师有诗相寄未到先有此答
释函可 〔明代〕
诗筒闻说寄寒边,忆别今经十六年。窖底雪深埋未了,馀魂飞向玉帘泉。
赠海城王令公五首 其四
不嫌粗粝分僧钵,竹院过寻日日閒。更欲论诗情未慊,几回骑马入深山。
重入山寄木公二首 其一
千丈秋岩锦十层,去年著屐忆同登。只兹一点清閒事,除却先生便不能。
龙牙寄大公
山中何事苦相思,共是寒风君最饥。钵底分将山味苦,几年尝尽自应知。
金塔山居杂咏二十首 其十三
雪里何人担布袋,沙弥望见笑声哗。昨宵好梦频频见,定是新城道士家。
和栖贤中秋无月二绝 其二
似此如何得好怀,夜寒泉石亦难谐。却怜金井桥头影,定是吟诗忆海涯。
早起
残星在户月盈阶,独起披衣踏草鞋。料得城中人卧稳,蒙头敝絮掩空斋。
赠戈居士
六祖当年不识丁,金刚一句便回程。而今一卷从头诵,犹自深更爱听经。
自题小影
衲衣一寸马蹄尘,多驻还馀未死身。直看古来横看世,更将此事委何人。
示学人三十首 其一
古人有良规,不可去斯须。隐微密自烛,非为外貌拘。
束己若不足,束人贵有馀。苟非大圣心,恶能从勿踰。
岂不闻哲言,水清则无鱼。
译鸟言七章 其五 鸦
呀呀呀,安得大日轮,照此海东涯。
答戴公
魔佛界非二,罪福性原空。章江与辽海,色味等皆同。
麋鹿亦可游,何必尽王公。冰雪亦可餐,胡为羡马湩。
昔日庞居士,家财沉水中。岂无男与女,相与乐融融。
但悟无生话,浮云任西东。
阿字行后作七首 其二
初至文殊寺,日暮雪绥绥。冻手解皮囊,短札外无馀。
主人敬爱客,烧泉夜围炉。遂罄乡国语,一一与泪俱。
或尔强欢笑,或自简残书。谈道欲抗昔,言诗每起予。
得句必朗咏,时惊山鬼呼。寒腊亦易过,从予策蹇驴。
遍视新流人,兼履旧边隅。一闻西岳言,跃跃动衣裾。
爰登千山顶,翘望医巫闾。分题写怪石,摘食尽野蔬。
冰解梨花落,兴尽春已徂。扶杖过金塔,寺小足安居。
况复主人贤,善谑礼无拘。经夏复经秋,凉风满庭除。
忽忆匡山期,掩卷赋归与。严命难再淹,令我立踌蹰。
戏效读曲歌体六章 其五
炭热盘不觉,炭销盘不知。劝君且住不须去,盘当再热时。
冬日偶成十首 其七
箪豆亦有争,何况是阿堵。古圣喻毒蛇,道旁不肯顾。
往往骨肉残,伊维此之故。苟免寒与饥,毋去人所恶。
外示夷之清,中怀蹠之污。遂使烟霞间,翻作井市路。
安得乐道人,相与宝淡素。
善哉行 其二
南有佳人,颜色静好。爱而不见,郁我怀抱。昨日犹壮,今日已老。
何以却之,出门刈稻。心洞雨晴,目开天扫。悠哉悠哉,孰知大道。
仰掇玄露,俯拾瑶草。薄言置之,无求是宝。树下一宿,日中一饱。
古之圣贤,无他谬巧。众荣亦荣,众槁亦槁。瞻彼蚩蚩,惄焉如捣。
夏日即事
释函是 〔明代〕
荒山无一事,当户数松疏。夜短眠不足,日长饥有馀。
风声撼林谷,雨气浸庭除。对此莫须惜,解襟空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