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与陈曙共饮西门外继登郭公山归途雷雨大作四首 其二
李达 〔明代〕
断壁挂枯枝,归潮卷残雪。年年富览亭,不厌沧江月。
渡黄河
谢榛 〔明代〕
闻赤公扶病登山有怀二绝 其二
释函可 〔明代〕
山高雾重更多风,到处崎岖路不同。片石短松须歇足,莫于峰顶哭途穷。
寄答曰庐诸子
书来知汝未曾离,竹杖麻鞋好护持。我罪已深衰更甚,不须翘足看松枝。
龙牙寄大公
山中何事苦相思,共是寒风君最饥。钵底分将山味苦,几年尝尽自应知。
起西以长篇寄讯答此短章
白门风雨读僧诗,夜半钟声动远思。布袋装来千斛泪,报君欲语已无辞。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 其三 砚
一片寒岩袖不离,云霞隐隐旧家遗。马肝食尽愁鸲鹆,拾得残砖写旧诗。
题王公六椽庵
却因罪废觉于于,茶椀残编足自娱。室比维摩无一半,屡将香饭致文殊。
和栖贤中秋无月二绝 其二
似此如何得好怀,夜寒泉石亦难谐。却怜金井桥头影,定是吟诗忆海涯。
寄答禅人二偈 其二
誓将寸管侍晨昏,尚有招辞及远魂。门下三千那不愧,几人真感信陵君。
送居士省母
望云几度泪沾衣,此日长边一雁归。兄弟团圞欢共舞,莫将风雪诉庭闱。
赠妙法师
杖头曾入帝王家,合国同瞻又释迦。岁岁谈经今几会,伫看舌本长莲华。
示学人三十首 其二十七
尘生在毫芒,人鬼莫能窥。勿谓此纤纤,郁勃闭阳辉。
不见沧海流,其初涓滴微。
冬日偶成十首 其五
僮仆各有口,何况是闾里。馨闻止门屏,恶声远亦至。
李下与瓜田,嫌疑须遥避。莫言小节拘,踰闲从此始。
安得君子俦,相与慎行履。
又问
见说当年此极边,芊芊白草已连天。凭君莫话沧桑事,只恐愁多石也穿。
豆叶
匡山有豆叶,因以名其坪。岂知大漠间,豆叶乱纵横。
物遇各有时,感兹双涕零。中原易见知,芳洁荐神明。
何为弃道途,隐没众草并。幸未馨群类,庶可遂其生。
哀王孙
哀草无根疾风吹,王孙不归辱涂泥。头白老妻无完衣,鸳鸯到死犹双飞。
自言有子长须髭,垂暮泣血生别离。今我若此子乌知,骨肉冻折命如丝。
左手执瓢右枯枝,此即二人送老儿。
偶成二首 其一
乌啼不为人,声声催速老。雪飞不为人,点点伤怀抱。
总予自心伤,遇物无一好。
长相思 其一
长相思,来何迟。荆山鼎就紫清归,六宫粉黛化作泥。
王母高居在瑶池,无数仙人进玉饴。千秋万岁以为期,何不驾六龙中天飞。
青鸟衔书到海涯,杲杲出日,浮云蔽之。长相思,不可知。
博里歌 其四
苦瓜苦,有时锄。侬心苦,无时无。黄蘖苦,有时枯。侬心苦,无时无。
若得侬心无苦时,长河无曲路无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