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之侨献琴
刘基 〔明代〕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使国工视之,曰:“弗古。”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焉。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悲哉世也!岂独一琴哉?莫不然矣!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遂去,入于宕之山,不知其所终。
晚晴山中即事
李达 〔明代〕
野殿半晴云,参差霁色分。枫林残雨在,犹耐夕阳薰。
钱塘东望有感
陈子龙 〔明代〕
寄与公三首 其二
释函可 〔明代〕
闻君又已离孤寺,毕竟是谁割半毡。珍重夜寒应早卧,不须秉烛续残编。
寄答曰庐诸子
书来知汝未曾离,竹杖麻鞋好护持。我罪已深衰更甚,不须翘足看松枝。
雪中同阿字读柱江燕歌
雪底燕歌不可听,千峰不见一峰青。几年心著寒灰死,敲碎他家老瓦瓶。
送阿字游医巫闾二首 其一
杖历千山意未舒,又将望海上巫闾。秪疑绝顶云封处,犹有东丹万卷书。
慰病客
身如浮沫命如烟,老少繇来别后先。莫怨他乡归不得,人间处处达黄泉。
碛中三老咏 其二
读书抱区区,所争吾是人。博浪偶不中,甘心东海尘。
万死存一卷,遇物吐其真。手栽桃李花,将欲变荆榛。
喜恰好禅人还山
未过溪桥笑语闻,纷纷惊起暮鸦群。双眉已挂家山雪,犹带巫闾几片云。
立春日
城郭依然古殿閒,人民去后剩青山。山中有雪犹堪啮,何用春风度玉关。
怀岭南
双泪纷纷洒大荒,弟兄叔侄转难忘。不知岭海风波后,若个犹存若个亡。
孤吟
空洞接混濛,其中有日月。古哲亲至前,万象森以列。
草木共话言,死骨亦得活。明和春山晖,严凝洒冰雪。
石池起层波,浩浩皆鲜血。鱼龙各生愁,方寸恣出没。
点画入重玄,十指电光掣。星斗尽下来,八方不盈撮。
倏忽天地冥,鬼神栖其穴。残魄静独抱,性光自相悦。
此际吾不知,虽知不能说。
刘老翁
河东止一家,夫妇俱老瘦。膝下无儿孙,篱外无鸡狗。
我来度木桥,疾走出门候。麦饭杂菜羹,呼佛不离口。
题东坡画竹
释函是 〔明代〕
尘垢满天地,此君清欲狂。浓烟生素绢,薄荫到绳床。
覆我真难待,披人似亦凉。东坡千古意,相对共茫茫。
与梁同庵王说作夜坐风幡堂
中夏坐宜夜,夜深鸟不啼。相看今古尽,无语是非齐。
殿迥薰风细,楼高云气低。等閒过一夕,险韵漫分题。
过十八滩二首 其一
世事当今日,时时十八滩。激流飘作雨,危石望成峦。
牵缆烟波渺,随人出没宽。闻钟知近寺,翘首倚船栏。
康熙庚戌孟秋制府周彝初持服北归道出韶石订入山不果赋诗三首奉柬兼以为别 其二
孝治兴朝重,覃恩守制还。哀音联北雁,遗爱见南蛮。
愿深楼至后,心许懒残閒。渺渺江云暮,停舟何处湾。
苦雨
一雨经旬日,闭门谁与同。人从烟暝出,心付水云空。
历历江山外,濛濛天地中。放歌殊未已,学得古人穷。
峡江望匡山
停棹望匡岳,几非人世间。两月江中水,十年湖上山。
风波行欲尽,岩壑终当还。沙鸥与松鹤,见我何时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