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镇淮门,循小秦淮折而北,陂岸起伏多态,竹木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
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花,香闻数里,青帘白舫,络绎如织,良谓胜游矣。予数往来北郭,必过红桥,顾而乐之。
登桥四望,忽复徘徊感叹。当哀乐之交乘于中,往往不能自喻其故。王谢冶城之语,景晏牛山之悲,今之视昔,亦有怨耶!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倚歌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以属和。
嗟乎!丝竹陶写,何必中年;山水清音,自成佳话,予与诸子聚散不恒,良会未易遘,而红桥之名,或反因诸子而得传于后世,增怀古凭吊者之徘徊感叹如予今日,未可知者。
多情长愿,投老秦淮住。华发纵归来,怕不似、少年羁旅。
横江酹月,才魄怨销沉,歌伴侣,邀商女,一曲青衫雨。
青溪祠宇,没个迎神妪。弱柳系兴亡,尚拂面、六朝烟缕。
无穷金粉,都逐去来潮,桃叶渡,梅根渚,遗恨今何许。
一卷别南中,孤帆自归去。文飞鹤拓云,墨染且兰树。
丈夫行万里,投分各有遇。明发著莱衣,未肯朱门住。
相送驿路旁,落英连古戍。傥有旧游人,北望怀徐庶。
海样韶光好。捲珠帘、艳阳天气,莺啼春晓。柳压红阑花映户,阆苑飞尘难到。
羡清福、如君绝少。絮弱风狂都莫管,坐文窗、珍重如仙貌。
休只是,替花恼。
人生大抵怜同调。费几番、沉吟握管,挑灯起草。百幅涛笺挥翠翰,要与锦机斗巧。
觉漱玉、当年才小。香梦欲成还唤起,听声声、花外啼娇鸟。
云鬓乱,玉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