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疑分疑幻海中洲,只恐人间无此谋。殿影四围浮碧沚,钟声十里出丹楼。
仙人示象书仍在,道士无鹅字少求。至竟今宵为旅客,幸来何事不微留。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仙吕】醉中天 妓歪口
杜遵礼 〔元代〕
【双调】寿阳曲_答卢疏斋山
珠帘秀 〔元代〕
【双调】水仙子
张养浩 〔元代〕
点绛唇·万顷蓬壶
王国维 〔近现代〕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何人住?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五代〕
折桂令·赠罗真真
乔吉 〔元代〕
更漏子·背江楼
温庭筠 〔唐代〕
六州歌头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头(夜泛湘江)
王炎 〔宋代〕
小重山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