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胜寄越筹岭,霁心投翠微。阴林见法侣,尽夕留松扉。
石门发天声,海月澄秋衣。风泉有馀响,倏尔清尘机。
愿言托香界,信宿以忘归。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
白居易 〔唐代〕
落梅风·咏雪
张鸣善 〔元代〕
【双调】水仙子_赋妇人染红
周文质 〔元代〕
【双调】得胜令_银烛照黄昏
张可久 〔元代〕
折桂令·毗陵晚眺
乔吉 〔元代〕
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韦庄 〔唐代〕
桂殿秋·思往事
朱彝尊 〔清代〕
思往事,渡江干,青蛾低映越山看。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浣溪沙·霜落千林木叶丹
王国维 〔近现代〕
更漏子·秋
张淑芳 〔宋代〕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