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宏道〔明代〕
凉月浸梨花,空庭雪数武。皓质而丰肌,有似京城女。
物忌太鲜明,能保不风雨。一夕百眄望,眼中生芒镂。
蓟酒鸿空罍,移榻坐阶午。瓶瓮卧树根,儿童僵柱础。
天攲月渐沉,微微动街鼓。袖里索讲童,徘徊出亭户。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唐太宗吞蝗
吴兢 〔唐代〕
青杏儿·风雨替花愁
赵秉文 〔元代〕
风雨替花愁。风雨罢,花也应休。劝君莫惜花前醉,今年花谢,明年花谢,白了人头。乘兴两三瓯。拣溪山好处追游。但教有酒身无事,有花也好,无花也好,选甚春秋。
【越调】柳营曲_冬夜怀友暮
周德清 〔元代〕
浣溪沙·风撼芳菲满院香
孙光宪 〔五代〕
昭君怨·深禁好春谁惜
纳兰性德 〔清代〕
深禁好春谁惜,薄暮瑶阶伫立。别院管弦声,不分明。又是梨花欲谢,绣被春寒今夜。寂寂锁朱门,梦承恩。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捣练子令·深院静
李煜 〔五代〕
八声甘州(扬州)
李好古 〔宋代〕
红林檎近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