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听松阴萧萧。把山塘软水,弹作风涛。何处斜阳一角,瘦吟镂高。
弦带润,曾轻挑。旧雨痕,疏帘樱桃。诉秋士年华,春人福命,指上有离骚。
天女去,空花飘。□音声海里,万感如潮。莫问啼鹃锦瑟,彩鸾文箫。
谁念我,魂都销。忆虎山,他生红桥。正落爪铿然,僧房寂寥。
闻剪刀。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夜行船 春晓
朱庭玉 〔元代〕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元代〕
殿前欢·对菊自叹
张养浩 〔元代〕
【仙吕】点绛唇 闺愁
贯云石 〔元代〕
拨不断·布衣中
马致远 〔元代〕
喜春来·春盘宜剪三生菜
元好问 〔元代〕
祝英台近·剪鲛绡
文廷式 〔近现代〕
剪鲛绡,传燕语,黯黯碧草暮。愁望春归,春到更无绪。园林红紫千千,放教狼藉,休但怨、连番风雨。谢桥路,十载重约钿车,惊心旧游误。玉佩尘生,此恨奈何许!倚楼极目天涯,天涯尽处,算只有濛濛飞絮。
丑奴儿·近来愁似天来大
辛弃疾 〔宋代〕
临江仙(和徐守圣可)
王质 〔唐代〕
沁园春(题西宗云山楼)
刘镇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