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代〕
嵇康性弥懒,曾不废养生。子姑当妙年,何乃劳其精。
老聃有至论,身孰亲于名。诗本道情性,不须大厥声。
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寝欲来于梦,食欲来于羹。
渊明傥有灵,为子气不平。其人实傲佚,不喜子缠萦。
吾今敢告子,幸愿少适情。时能与子饮,莫惜倒瓶罂。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
辛弃疾 〔宋代〕
题新涧亭
白居易 〔唐代〕
右溪记
元结 〔唐代〕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之上,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
玉楼春·寂寂画堂梁上燕
魏承班 〔五代〕
念奴娇·鸟儿问答
毛泽东 〔近现代〕
清平乐·风高浪快
刘克庄 〔宋代〕
沁园春·咏菜花
陈维崧 〔清代〕
诉衷情·眉意
欧阳修 〔宋代〕
水调歌头·送郑厚卿赴衡州
念奴娇·登建康赏心亭呈史致道留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