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商调】秦楼月
张可久 〔元代〕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陈继儒 〔明代〕
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刘克庄 〔宋代〕
念奴娇·登多景楼
陈亮 〔宋代〕
菩萨蛮·越城晚眺
刘基 〔明代〕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采桑子·谁翻乐府凄凉曲
纳兰性德 〔清代〕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周邦彦 〔宋代〕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宋代〕
水调歌(湘阴簿新居)
徐宝之 〔宋代〕
减字木兰花(厉万顷生日,时久旱得雨)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