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桷〔元代〕
南山舞空趋翔鸾,北山人立如啼猿。长流东来贯其腹,谓是浙水屈曲万丈之上源。
大鱼奔腾鳍鬣焦,小鱼委靡随江潮。中有白玉蟾,落落五采凝不消。
人言此蟾在天主阴魄,沦没何为水中宅。籊籊千尺纶,蟾永不受吞。
广寒高居凌紫清,日逐乌御不得停。爱此江水碧,倒空浴影潜金精。
感君缠绵如有素,瞬息还须上天去。君不闻任公子,东海投竿非小智。
又不闻严先生,羊裘古濑成高名。君家慈母占毕逋,百尺楼观端可居。
黄金之钩不复理,明月年年在秋水。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越调】小桃红_湖亭秋夜锦
张可久 〔元代〕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_自适黄花开
乔吉 〔元代〕
鹤冲天·清明天气
杜安世 〔宋代〕
浣溪沙·掩卷平生有百端
王国维 〔近现代〕
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韦庄 〔唐代〕
生查子·药名闺情
陈亚 〔宋代〕
浣溪沙·红桥
王士祯 〔清代〕
西江月·渔父词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赠子文侍人名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