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来,流火月。今我来,小春节。昔我来,桐花结。今我来,梅始发。
昔我来,尚炎热。今我来,天雨雪。昼夜如转环,日月互明灭。
草木自荣枯,寒暑无停辙。相逢能几时,忍作三年别。
三年一别一无成,往事蹉跎为君说。为君说,请勿欢,听我长歌行路难。
行路之难,莫难于高凉九折之长坂,珠崖万里之狂澜。
陆乘只轮车,辗转巇且艰。黄埃壅周道,荆棘上参天。
蚖蛇窜林莽,猛虎狙伏俟人餐。涉潺湲,陟巑岏。南行白月至黑月,始闻波涛汹涌于暮云远树之閒。
山穷水尽见岛屿,我欲奋飞无六羽。舟人招手上方舟,挂帆遄发随烟雾。
大浪如雪山,小浪如钟簴。波斯跃出水晶宫,无限鱼虾相对语。
笑我住山人,却与波臣遇。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天空海阔行便行,野鹤閒云住非住。来去本无心,见闻俱不取。
快矣哉,快矣哉,三年行脚今归来。拟返朱明洞天去,旧时茅屋荒苍苔。
林间过夏谢宾客,雪时远兴寻宗雷。香山之山南海水,彷佛珠崖无远迩。
铁船到岸见铁城,五桂嵯峨如五指。老僧老眼未分明,策起眉毛识乡里。
里中人,谁家子,昔年未龀今齐齿。青青者丝,何当白发垂两耳。
一则以惧,一则以喜。踉跄赤脚登阶戺,故人恕我大无礼。
知我远方,为我居行李。无物可相遗,无言能举似。
行路难,聊复尔。五岳明年事远游,重来愿行长如此。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