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楼书画罗璜琮,中有干霄灼灼双玉虹。云是二百年来忠臣之墨宝,下使凡笔皆奴佣。
我来展卷肃跪拜,知为忠烈诗与文贞画。是何卷石癯且奇,大草小草相离披。
蓬麻苦扶不能直,矢心耿介苍穹知。是何短歌呜且咽,江濑天风挟悲激。
岸巾横槊思孝皇,北固河山入昏夕。吁嗟乎,鼎湖龙去鳌柱折,牧羊一曲凤山裂。
坚顽莫补娲皇天,声泪都为杜鹃血。荔峰秋月姚江潮,空向云膜生惨碧。
抚我文贞画,读我忠烈诗。南都之事尚可为,此言岂与冰槎期?
叠山迟死文山早,此词岂为衣云悲?胡为二公毅魄若相结,共御乾坤清气来支持。
一诗一画寻常物,亦竟两两璧合羲娥辉。君不见虞山崇诗名,维扬传画客。
笔墨流落污人间,泥涂弃之无足惜。何如忠烈之烈,文贞之贞,忠义润色文章林。
瓮天劫火不能毁,清风招入琴楼琴。琴楼琴,莫弹舜水曲,莫谱羊山吟。
阑残几点蟾蝫汁,中有千秋不死心。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得西山后八日,寻山口西北道二百步,又得钴鉧潭。西二十五步,当湍而浚者为鱼梁。梁之上有丘焉,生竹树。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问其主,曰:“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问其价,曰:“止四百。”余怜而售之。李深源、元克己时同游,皆大喜,出自意外。即更取器用,铲刈秽草,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嘉木立,美竹露,奇石显。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枕席而卧,则清泠之状与目谋,瀯瀯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不匝旬而得异地者二,虽古好事之士,或未能至焉。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鄠、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增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父,过而陋之,贾四百,连岁不能售。而我与深源、克己独喜得之,是其果有遭乎!书于石,所以贺兹丘之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