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徐卿意气殊不偶,买鹿百金求其牡。华堂燕客忽自放,醉把邯郸铁匕首。
须拟麟从帝薮游,未闻鹿触匈奴走。高材吾党复谁过,文章矫矫驱群丑。
失日难将四海求,逐来定死诸公手。毛洒旋疑霜雪寒,角摧更见珊瑚朽。
王郎大叫捧铜盘,接饮其血㰱以酒。顾我前呼历下生,与君相爱为君寿。
旧时疾足今能否,安得新诗满人口。须臾碧眼胡儿至,落砧脯腊无不有。
下箸已畏翠釜空,纤羹更出青闺妇。众看杌上肉如陵,覆蕉尚在隍中守。
嗟乎曲士梦何久,徐卿独醒可与友。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荔枝图序
白居易 〔唐代〕
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桂,冬青;华如橘,春荣;实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实过之。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山坡羊·自警
乔吉 〔元代〕
春闺怨·不系雕鞍门前柳
寿阳曲·江天暮雪
马致远 〔元代〕
应天长·平江波暖鸳鸯语
毛文锡 〔五代〕
卜算子·五月八日夜凤凰亭纳凉
叶梦得 〔宋代〕
八声甘州(扬州)
李好古 〔宋代〕
水调歌头(秩满告归,曾使君饯别,席间奉呈)
姚述尧 〔宋代〕
好事近(赠王清叔)
八声甘州(陪筠翁小酌横山阁)
张元干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