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元代〕
郊居守岁若为情,一岁中间百事经。建业长男方入拜,桐江小女又归宁。
蒙头被暖先高卧,婪尾杯空且独醒。席上梅花开胜雪,寒香尽足慰飘零。
仇远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山坡羊·江山如画
陈草庵 〔元代〕
【双调】楚天遥过清江引
薛昂夫 〔元代〕
杂剧·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崔莺莺夜听琴(第二本)
王实甫 〔元代〕
【双调】折桂令 春闺
李致远 〔元代〕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夏完淳 〔明代〕
凤凰台上忆吹箫·寸寸微云
贺双卿 〔清代〕
浣溪沙·舟逐清溪弯复弯
王国维 〔近现代〕
忆秦娥·咏桐
李清照 〔宋代〕
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宋代〕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亡 同:无)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